邮箱登陆 cqcsic.com 忘记密码?帮助 网站地图
 站内导航
下属企业|Affiliated enterprises

客服在线CUSTOMS

TEL:023-67669009

023-67669010

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

 

汗洒攀登路 情谱创新曲

您现在所在位置: 主页 > 先进楷模 >
        ——记2013年“中央企业劳动模范”海装风电公司陶友传
        他,戴着金属眼镜,总是笑容待人,穿着干练朴素,做事雷厉风行。今年已经47岁的他,说起话来,声音洪亮;干起活来,劲头儿赛过年轻人。他,十年如一日,为风电技术研发、为海装风电公司的产品更新换代和青年科技人才梯队建设,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。他,就是2MW风电机组和5MW海上风电机组总设计师、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、重庆市“两江学者”、国家科技部“十二五”863战略研究能源领域专家、2013年“中央企业劳动模范”陶友传。
        陶友传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,博士研究生。他曾在中船重工709所科研岗位上,一干就是19年,参与和负责过多项军工工程或产品研制项目,发表文章30多篇,获省部级科技奖多项次。他没有止步于过往成绩,却一直思索着如何更好发挥长处,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更大贡献。2005年,陶友传积极响应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大力发展非船产业的号召,远离故乡武汉,只身来到重庆,潜心研究风电装备制造。
从无到有,两兆瓦风机遍布神州
        “9年前,我开始转入完全陌生的风电领域,今天,我们已经创造了国内风电的多个奇迹”,陶友传坐在办公桌前,笑着说起了他的“风电征战史”,“事实上,这些年我们一直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,确保风机在20年的设计寿命期内的质量稳定可靠。”
        2005年,陶友传担任风电机组的总设计师,着手研发850KW、2MW风力发电机组。当时,国内关于风电研制的资料匮乏,国外公司又不愿意出售技术,为了研制“中国造”风电机组,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。从零开始,找资料,寻名师,刻苦钻研,忘我工作,通过“引进-消化-吸收-再创新”的模式,逐一攻破“整机设计制造、内部系统集成”等一个个技术难关。
        2007年11月22日,第一台“海装造”2MW风电机组下线。大功率“中国造”风电机组同时获得了国内“三个第一”,即“国内首台单机功率最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,国内首台通过GL认证的,国内首台通过DEWI测试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”。该机组于2008年7月实现批量生产。
        2010年,海装风电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容量双双进入国内同行内资企业前10位,2MW风机销量居国内同类机组第二位,2MW双馈机型装机居国内第一。2013年7月,海装风电上半年装机容量315MW,同比增长154%,上升至国内行业第7名。海装风电成为了中船重工集团公司风电装备龙头企业,形成了“以整机带动零部件生产、以零部件推进整机发展”的战略合作机制和全产业链优势,在重庆地区的风电产业链带动效应达100亿元。截至目前,海装风电已经与国内主要电力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“海装造”风机产品已经覆盖我国20多个省市50多个风电场,并出口到美国等国际市场。
只争朝夕,五兆瓦风机傲视群雄
        “2009年,国家科技部授权成立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海装风电公司成为该中心的平台建设单位。同时,公司也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《5MW近海风电机组》。对于我而言,这也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挑战”,陶友传说起了研制5MW海上风电机组的源起。
        那时起,陶友传担任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,带领团队秉承“可信、可靠、性价比高、电网友好”的技术理念,坚持“标准化、系列化、模块化”设计路线,主导了5MW海上风电机组整个设计流程。除叶片外,各种零部件可完全互换,并预留了技术演进空间。三年攻关,废寝忘食。2012年7月27日,5MW海上风电机组下线。随后,又克服了大件运输、海上吊装2大难题,在11月终于完成2台样机吊装。12月21日,5MW海上风电机组样机成功实现满功率并网发电。
        2013年7月,5MW海上风电机组样机通过模拟240小时预验收测试。8月9日,国家科技部对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现场验收。10月17日,海装风电主导设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MW海上风电机组,第一个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。该机组实现了“三个之最”,即“风轮直径最大、机头重量最轻、发电量最高”。
培育人才,新团队掌握核心技术
        “要实现风电科技不断创新并掌握核心技术,必须建立一支能打胜仗的青年科技人才梯队”,陶友传在谈到风电科技人才现状时这样说到。
        海装风电建立健全了“海上风电装备载荷计算与仿真分析平台、海上风电装备系统控制分析与测试平台、5MW海上风电机组调试台、2MW装配线”;同时,公司与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有关院所联合创立了“海洋动力研究实验室、海洋风电装备防腐研究实验室、海洋风电机组检测研究实验室”等重点实验室。依托这些科研环境,陶友传通过“画图纸、建模型、做培训、创制度、做论证”等,言传身教,带领一大批青年科技骨干逐渐成长起来。目前,公司共有博士3人、硕士38人、本科446人,科技人才占公司总人数50%左右。近2年来,海装风电成为“重庆北部新区2011年度人才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”、“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”,实现了阶段目标。
        8年来,陶友传作为风电机组总设计师、技术带头人,搭建的科研团队成功开发了850KW、2MW、2.5WM、5MW风电机组系列产品,“海装造”多种机型率先通过了所有形式的低电压穿越测试,成为行业翘楚。同时,海装风电公司负责完成和参与完成了5MW海上风电机组的“设计、制造、运输、选址、地勘、施工、安装、调试”等工作,具备全流程技术支持能力。自此,年轻的科研团队真正掌握了海上风电机组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。这标志着我国5MW级别海上风电机组的设计和装备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2011年,《2MW风电机组研制及其产业化》项目获得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。2013年,《2MW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再工程化设计》获得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;海装风电编写了中国工程院组织编写的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(2013)》第18章“风电产业”。
        放眼未来,新产品市场剑指百亿
        近10年来,陶友传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了质量稳定可靠的风电机组,赢得了业主和同行的广泛赞誉。海装风电公司2013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25亿元,成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非船产业新经济的增长极。他带领的团队在“应用基础研究、5MW海上风电机组研制、陆上风电关键技术研究及2MW风电机组升级换代、分散式接入和微电网”等诸多新技术领域取得进展,并提出了“风电机组持续技术进步及其升级换代、差异化风电技术产品研发、风电生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示范应用”等技术发展方向。
        陶友传说:“我们一直在总结风电核心技术,按照风电开发经验,一个产品开发与培育周期约7年,预计海装风电公司产品将在2020年前后成熟。因此,现在就需要考虑今后开发的产品是什么?”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指引下,陶友传正带领着科研团队,围绕“一个中心、三大板块”的战略目标,为实现“百亿海装”的目标不断努力,奋勇向前!